小小贝雕大大世界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道光 贝雕亭台人物扇
广州博物馆藏贝雕广州“太平桥”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厘金局”贝雕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道光中期 Yutshing制贝雕骨牙片贴面庭院人物扇盒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岭南地区,依托海洋丰富的物产,创造出多彩的生活。勤劳聪慧的先民,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也不忘营造情调,追逐美好。很多精妙的工艺品,就这样诞生了。这当中有一种小东西,看似不起眼,但细品却特别有味道,那就是贝雕。
贝雕是广东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在本地的博物馆展柜里,你或许会在偶然的一瞥中,看到它那低调的繁华。
已消失的太平桥
仍活在贝雕的画面中
贝雕,是手工艺人们选用五颜六色的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和形状,按事先构思设计画面的需要,再经过剪取、车磨、雕琢、抛光、堆砌、镶嵌、粘贴等工艺,精心制成的一种工艺品。我国海域辽阔,沿海贝类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纹理优美,在民间艺人眼里,这些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都是天赋的宝贵原料。我国盛产贝雕的地方很多,贝壳品种不同,匠人们的技术手段和艺术风格也不一致,所以百花齐放,各擅胜场。
20世纪五十年代,潮汕地区的潮阳海门、惠来县城以及靖海、隆江和海陆丰的甲子、碣石、汕尾、汕头等地的贝雕生产开始形成规模化,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陆丰县的甲子贝雕工艺厂和潮阳的海门贝雕工艺厂的贝雕生产,在全国都有响当当的名气。八十年代,大连、北海、青岛、连云港、广东海门和甲子并称为“中国六大贝雕产区”。此外,湖北仙桃、福建平潭以及海南等地,也都是重要的贝雕产区。
广州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清代的贝雕作品,使用大贝雕成,幅面阔大。贝壳内部莹玉般的光泽,配以精美的雕工,表现力非常强。它描绘了广州如今已经看不到的一座古桥的风貌,那就是太平桥。
太平桥是清代从西关进入广州城的重要通道,在今天的人民南路和状元坊交界处。据说,它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乾隆时期的《南海县志》记载广州“城西之水,故由太平桥出海”,可知当时桥下之水直通珠江。广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摆件所雕的太平桥人物故事,就展现了这样的场景。
贝雕的画面上,一位身着长衫的人向前略探出手,他的身前,一艘有篷船正在靠岸,两名船夫一撑篙一划桨,撑篙者微蹲,身体向后,显见正在用力调整船的姿态;划桨者立于船尾,感觉轻松得多。着长衫者感觉是一位打算登船的客人,身后还有两人,似乎带着行李,可能是随从,也可能是其他候船的客人。再往后就是太平桥。桥上有两位行人,桥下水道从岸边礁石之间流出,汇入珠江。有篷船之侧,另有一小船,船夫闲适地坐于船头。江对岸有一座架空的干栏式楼阁,楼上坐满了人。江两岸有丰富的植被,山丘层层叠叠延伸开去,若干建筑、数个行人隐现其间。一块小小的贝壳,刻出清代广州城市生活饶有趣味的一瞬,又给人以绵延不尽的想象空间。
记录下“厘金局”的一个寻常工作日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中收藏的一件贝雕,展现的也是水道中的美景。水道两岸繁花、大树众多,建筑林立;江中一座小沙洲上,三四个人正在下网捕鱼。沙洲一侧有几艘小船来往。洲后临岸有一座木栅栏围起的建筑,当中几人围坐在桌边,屋外有一人在调整旗杆上的旗子,其上写着四个大字“奉旨抽厘”。看上去,这是一间厘金局。
所谓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主要是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最初为江北大营筹措与太平军作战的军饷,出现于扬州。由于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局卡有随战区的变化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厘金逐渐推行到全国,并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仍固定为常设的税收项目。厘金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1%,有的高达20%以上。
据同治八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69年~1908年)全国各省厘金收入分类计算,其中百货厘约占总收入的92%。故所谓厘金,主要是指百货厘。百货厘的课税对象多为日用必需品,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
由于厘金弊端丛生,民间商人主张废除厘金的呼声持续已久。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正式废除厘金制度。在明晰划分国税和省税之后,逐步实施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分离,授权各地自主征收营业税,厘金退出历史舞台。
厘金制度作为一种施行了近80年的税收制度,对很多地方,特别是商业发达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国内一些以近代商贸文化为主要卖点的景区,如河南赊店等地,还能看到以之为元素的情景剧表演。演员们扛着“奉旨抽厘”的牌子行进在按旧时情景恢复的街巷中,使我们可一睹当时商业生活的一个截面。博物馆中收藏的这件贝雕作品,则更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厘金局运作的场景。
贝壳艺术起源很早
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贝壳艺术的起源很早。远在5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穿为串链用于装饰。岭南沿海地区遗存许多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贝丘中有蛤蜊、鲍鱼、海螺、长蛎、玉螺等多种贝类,许多贝壳上有钻孔或纹饰,可见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春秋战国时期,贝壳被广泛制作为项链、臂饰、腰饰、服饰,甚至马饰、车饰等,贝饰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商代到秦代,贝被制为钱币,用于商品流通。今天许多与货币、经济有关的汉字仍以贝类作为偏旁,足见其痕迹之深。汉代,随着加工技术的提高,出现类似“螺钿”工艺。唐宋之后,螺钿镶嵌和贝贴蔚为大观。明末清初,则是贝雕工艺较为繁荣。
中国的贝壳艺术对海外影响也很大。如唐代螺钿器传入日本后,螺钿技术为日本所学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日本平安时代,螺钿已经广泛应用于日本的建筑和室内装饰,螺钿器成为日本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品,并被作为珍贵礼品赠给外国。由于日本螺钿技术的某些方面在宋代已超过中国,致使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误认为“螺钿器本出倭国,物象百态,颇极工巧,非若今市人所售者”。这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具体到贝雕工艺,它技巧丰富,表现力强,风格多样,经过艺人们的不断探索,从平面贝雕挂屏发展到立体贝雕挂屏,从单层贝雕发展到多层贝雕,从原来贝雕本色拼贴的单纯平面装饰画,发展到可以拟国画、油画、水彩画等艺术效果。“工笔”“写意”随意而生,意趣盎然。贝雕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平贴、半浮雕、镶嵌和立体等。贝雕划分为本色和套色两类,本色贝雕利用贝壳的色彩和纹理的浓淡变化,拼镶、粘贴在纸质的衬底或黑色漆板上。在设计的画面上,利用贝壳的光、色、质感,产生一种纯朴、简练的艺术效果,以少见多,以素赋彩;套色贝雕则先将贝壳染上各种颜色,并有意识地使之产生色彩深浅变化,然后根据画面要求,选用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贝壳,进行拼接,使画面有娇妍多姿的韵味。除了挂屏、座屏、立体摆件等装饰品,贝壳首饰盒、茶叶盒、珍品盒等实用品也很常见。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贝雕外销扇。它们和象牙、红木、檀香、玳瑁等做成的那些精雕细刻的同伴一样,代表了至上的工艺水平及精雅的审美态度。
(文、图/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