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用长情的爱呵护特别的你——“特教园丁”们的动人故事

发布时间:2019-10-08 11:16:23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用长情的爱呵护特别的你 ——“特教园丁”们的动人故事

  “做一名特教老师,是一场修行,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到底。”近日,由中国残联、教育部、交通银行联合举办的2019年度“特教园丁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宋玉兰的一句话道出了全国99名获奖者的心声,引发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特教园丁”们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牵起手,让爱陪你一起走

  2004年7月15日,带着一颗爱心,宋玉兰兴致勃勃地来到天祝民族师范学校附小,接手这所普通学校新设立的聋哑儿童特教班,转岗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

  那一年,《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主体,进一步推进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普及。

  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当宋玉兰见到特教班第一批18个孩子时,还是傻眼了:年龄从6岁到16岁不等,没有进过一天校门、没有受过一天正规教育,全部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没有人走入过他们的无声世界……

  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宋玉兰没想到,第一个难题并不是研究教学。特教班是寄宿制的,不同年龄的孩子聚在一起,互不相让,到处乱跑。到了晚上,他们又因为想家不肯睡觉,又哭又闹。宋玉兰抱抱这个、哄哄那个,等孩子们全部入睡时,她也要累得睡着了。

  宋玉兰转岗遇到的“第一课”,同样发生在山西省浑源县特殊教育学校80后男教师张鹏身上。

  在普通学校做教师时,张鹏主动要收一对聋哑兄弟到自己的班级随班就读,一直带到孩子毕业,也从此与特殊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浑源县筹建特教学校,他主动请缨参加。第一批学生有44人,因为全封闭寄宿管理,孩子们两星期回一次家,张鹏和其他3名教师轮流住校照顾,一晃就已经7年了。

  “我们学校的创办,让广灵、灵丘等周围县市的特殊孩子也都有学上了。”说起这个,张鹏的脸上带着孩子般的笑容。

  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

  “选择了特殊教育工作,便选择了坚守。”1973年12月,陆振华从苏州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去创办苏州地区昆山聋哑学校。上岗的第一件事,是跟着建筑队一起运木头、搬砖头,修建校舍。

  两年后,陆振华又和其他几名教师一起去创办常熟聋哑学校,之后他当了教导主任,后来又被任命为副校长。20多年间,他坚持住在学校里,经常和男同学同住一个宿舍,和孩子们一起劳动、打篮球,大家亲切地称他“哑父”。

  从校长岗位退下来之后,陆振华致力于常熟全市特殊教育普及工作,每天奔走于各乡镇学校之间,组织呼吁更多人支持特殊教育。他主导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推动增设特教班,开设社区特殊教育咨询室,组织近百名志愿者送教上门。到2017年,常熟84所普通中小学都有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第二年,他主持的“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项目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誉为融合教育的“常熟模式”。

  如今,他推动练塘镇开办了职业高中特教班,并希望在常熟市的东西南北中部各建一所“零拒绝”的特教职业高中,尝试为重度智障儿童探索职业出路,努力推动残障儿童15年免费教育的普及。

  47年的坚守,最让陆振华感到幸福的是,他培养的学生毛屹青,也成了一所特教学校的教师。他觉得,聋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能直抵心灵,教师自强不息的经历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教科书。

  处处精心,给孩子更好的呵护

  “为防止强烈声音的刺激,教室走廊的玻璃都是双层隔音的。”虽然地方很小,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校园环境布置得处处精心。近年来,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6000元标准,孩子们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让徐健最揪心的事,是怎样用更加专业的方法给盲、聋、智障、脑瘫、自闭症等各类特殊儿童提供适切的护理和发展指导。

  1994年,徐健从徐汇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转岗到学校当保健教师,本以为工作会变得轻松一些,没想到她的监护对象增加到了200多人,她为全校每名学生做了一个健康登记本,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来校第二年,徐健联系徐汇区中心医院为学校孩子上门体检,一下查出了3个孩子有心脏病,而之前他们的家长都不知道。徐健真正感受到医教结合的重要性,是送一名癫痫发作的学生到医院,还好抢救及时,才挽救了孩子的生命。那一刻,她深深地体悟到了特教教师肩头的重任,孩子们的健康不仅要救护,更需要日常的防护。

  不久,她报名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具有双师资质的复合型教师。

  在医教结合的大背景下,徐健开始了学研结合探索,和学校总务后勤工作人员、食堂经理、保育员组成项目组,认真观察每一名学生的身心特点。“身体有差异,心灵无距离。做一名特教教师,我真的很幸福。”徐健说。(记者 任朝霞)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