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中,由3600名文艺工作者和学生组成的“中华文化”方阵,乐者八音迭奏,舞者摇曳笙歌,引来了阵阵叫好声。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该方阵的中国戏曲学院部分师生,听他们揭秘荣光背后的动人故事。
说到此次游行,舞台美术系大四学生邹学成激动不已。“舞美专业一直在幕后,这是我第一次走到台前,走上自己的舞台,更是代表中华文化接受祖国母亲的检阅,我为此感到骄傲!”与他一样,中国戏曲学院8个院系的师生在6月底以自愿的形式,踊跃报名参加游行。
最后选拔出的学生里,有许多人并不是表演专业的。为了让他们能自然不拘谨地表达生动、自由、欢愉、活泼的情绪,表演系副教授李艳华作为游行队伍的艺术指导教师不知下了多少功夫。“我们简化传统戏曲动作,编成了戏曲韵律操,让学生既锻炼了体能又锻炼了形体,体现出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李艳华边说着,边手举过头顶摆起身段。
每分钟116步,每步60厘米,如此严格的行进要求对于这群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个大挑战。“国戏人拧成一股绳,体现了戏曲界的‘一棵菜’精神。”新媒体艺术系大三学生王乾兆说。
一棵菜,是戏曲的行话,指演员、音乐、舞美全体人员不分主次,严密配合,演好一台戏。在训练中,国戏师生生动诠释了这种品质。
李艳华今年54岁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容光焕发。但她的脚踝肿得像馒头。
“里里外外都断过,这是老伤了,一有剧烈运动脚就会肿胀。”李艳华说,本来暑假期间女儿为自己预约了手术,但接到通知要参加游行便马上取消了,“这点小困难不算什么,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有责任带动年轻教师和学生,作为党员,就要有担当奉献精神。”
“几次大合练,没有一个人掉队。”戏曲文学系辅导员裴玲燕说。
“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裴玲燕觉得,自己带的“孩子”突然就懂事了、长大了。在长安街彻夜排练的时候,很多学生主动对在场的安保人员、环卫工人们说“辛苦了”,大家都自发带走垃圾。
王乾兆是从军营回到学校的,参与过“九三”阅兵国宾护卫队的他对“使命”这个词有着更深的理解,“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为了一件事而凝聚成一团火,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会散作满天星,带动身边人”。
240人,一起训练,一起看红色电影,一起拉歌,他们心中都装着中国梦。“青年人要有担当,民族才有希望。”邹学成说,“在方阵里,我们代表的是中华文化,在征程中,我们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实现者。”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08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