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一个世纪的坚守与探索——写在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9-10-17 16:39:55来源:人民网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1935年9月17日,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始业式”上,向青年学子发出这“爱国三问”。84年后,在南开大学建校整整一百年的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带领“第101级”新生再次重温这振聋发聩的“三问”。

“是!”“爱!”“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同样铿锵有力的回答,穿透历史的烟云汇合在一起,谱成一曲恢弘的青春交响曲……

从1919年创立至今,南开大学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抗战烽火中惨遭轰炸,到西南边陲的弦歌不辍,尽显刚毅艰卓;从北归复校的艰难重建,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作育英才;从改革开放新时期践行“科教兴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建“双一流”高校……回眸百年,这所为国家培育了20余万名栋梁之材的著名学府,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着炽热的初心与梦想,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

在坚守中淬炼精神

百年南开始终坚守着一份“初心”——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不变、“允公允能”的卓越品质不变、“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道不变。

张伯苓这样讲述创立南开大学的初衷:“目的是要救国。方法是以教育来改造中国。改造什么?改造他的道德,改造他的知识,改造他的体魄……”

爱国主义,是南开大学与生俱来的基因。1919年,南开大学创立之初,严范孙就告诫学生:“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在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展上,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校友在一幅1934年华北运动会的照片前久久伫立。照片中参加运动会的南开学生高举起方形布旗,组成“毋忘国耻,收复失地”8个大字。老人自豪地告诉身边的志愿者:“你看,那个‘国’字右下角举旗子的人,就是我!”

在南开大学首届学生的合影中,共有96张青春的脸庞。其中“第62号”学生就是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入校不足半年,就因领导学生运动被捕入狱。严范孙用“奖学金”资助周恩来赴法留学,因为他是“最好的学生”!建校百年,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36位,其中马骏、于方舟、陈镜湖、何懋勋、刘毓璠、袁永懿、郭永怀等杰出代表,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

南开对国家民族爱之弥深,敌人对南开恨之益切。1937年7月29日凌晨,日军动用飞机和迫击炮轰炸、焚毁南开大学,妄图“去其史、灭其魂”。转瞬之间,美丽幽静的校园变成一片废墟。面对这一野蛮暴行,南开人这样回答:“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在张伯苓的带领下,私立的、小规模的南开大学与国立的北大、清华合组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弦歌不辍,为国家培育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学府北辰”的无上荣光。

学校教育重在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南开大学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1934年10月17日,在多年办学实践基础上,张伯苓正式宣布:南开学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致力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历时百年,如今这一校训已经内化为南开大学的精神品质,成为许多南开人一生的“座右铭”。正如喻传鉴先生所言:“‘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于是,有了邱宗岳教授“一堂课换来一座楼”的传奇,有了陈省身“我最美好的年华在南开度过”的感慨,有了老舍和曹禺“知中国者必知南开”的那份骄傲……

南开学校“私立非私有”;南开人“心存大公”。一代代南开人正是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奋斗中,坚守着南开的品格,因而才有了将西方先进教育经验“土货化”,建设“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的成功实践: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自创办之日起,即致力于分析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该所编制的“南开指数”享誉海内外;东北研究会组织师生实地考察,“搜集日本侵略中国之铁证”,撰写调查报告和专著,唤起国民和海外有识之士对东北问题的关注,成为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术团体;化学研究所与范旭东、侯德榜的永利制碱厂合作,“以我之学识,易彼之经验”,开“校企合作”之先河……

南开人的报国志,体现在“经世致用”的接续奋斗中:为了国家需要,毅然放弃自己研究了几十年的专业,在农药化学领域取得众多卓越成果的杨石先;心系祖国,创建南开数学研究所,致力于把中国建设为“21世纪数学大国”的陈省身;以“经济学中国化”为目标,因“南开指数”和中国工业化系列调查研究等成就而享誉国内外的杨敬年;毕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晚年捐赠全部财产设立“迦陵基金”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叶嘉莹……南开史册,群星璀璨!

每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都会鸣响校钟。而遍及世界各地的校友都会在心底唱起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南开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019年1月17日,是南开人倍感荣耀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开大学考察,参观了百年校史主题展览,与部分院士、专家和中青年教师代表互动交流,察看了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南开大学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百年来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在探索中铸就辉煌

沧海横流。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南开大学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探索立足中国大地的办学模式、探索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学科布局、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育人路径……

因势而变。南开大学创立之初,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设立文、理、商3科,带有强烈的“育才救国”实用性。一心要使南开“能与英国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雅礼(耶鲁)并驾齐驱,东西称盛”的张伯苓,在办学之初全盘采用美国学制,教师多为留美学者,仪器设备是美国制造,教科书是英文原本,就连生物课所用的蚯蚓也是“美国货”……

然而,“洋学堂”很快就“水土不服”了。事实证明,这种机械地全盘照搬的办学模式“既非学生之需要,又不适于中国国情”,也与南开大学“求民族自存”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经过全校师生参与的大讨论,1928年制定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最终确定了“土货化”办学宗旨: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依照这一宗旨,南开大学先后设置了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经济学院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系科和研究机构,被社会公认为“独开风气之先”。东北研究会组织师生开展对东北三省的实地调查,在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出版了《东北经济地理》,“是当时国内有关东北地理有限著作之中最好的一部”。在给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定名时,张伯苓特别强调“应用”二字:“在研究我国工商业实际上之问题,利用南开大学之设备,辅助我国工商界改善其出品之质量,俾收学校与社会合作之实效。”教学方面的“土货化”改革同样引人注目——“以大自然为教室,以全社会为教本,利用活的材料,来充实学生之知识,扩大学生的眼界”。学校开设了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乡村社会学、乡村建设概论等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课程,在教学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系统训练。

沉潜务实的学风,为学界称道,令俊彦归心。当其时,南开名师会集,称一时之盛。凌冰、姜立夫、刘晋年、饶毓泰、邱宗岳、杨石先、李继侗、熊大仕、蒋廷黻、李济、萧公权、徐谟、张忠钹、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黄钰生、张彭春、柳无忌、司徒月兰、冯文潜、张克忠、张洪沅、竺可桢、汤用彤、萧叔玉、范文澜、罗隆基、吴大猷等都曾执鞭于此。

回望南开大学历史,对于“土货化”这一堪称“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重大飞跃”之举,人们不能不投以钦佩的目光。也正是因为此举,使得南开大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成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私立大学。

应时而变。追求“日新月异”的南开大学,时刻都在触摸时代的脉搏。在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南开大学率先开始进行学科建设布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建议下,南开大学1980年设立社会学专业,并从全国18所重点大学选拔了43名学生组成一个专业班,这个班日后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界的“黄埔一期”。此后,南开大学又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改造调整现有学科,发展新学科专业”的办学思路,率先创立了金融、旅游、生物化学等诸多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专业。如今的南开大学已经拥有26个学院、86个专业,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初步构建起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

以此为支撑,进入新时代的南开大学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同样日新月异,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饶子和院士在SARS病毒和H5N1禽流感病毒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世界领先,被誉为生物物理领域的“传奇科学家”;曹雪涛院士“炎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张伟平院士因在阿蒂亚-辛格指标理论方面的新成就,被国际数学界誉为“该领域的领袖”;龙以明院士有关哈密顿系统的研究成果,被誉为“该领域过去15年来的里程碑”……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南开大学在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等方面同样硕果累累:近5年来,该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50项,南开学人领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APEC研究院”“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等一批智库机构,承担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400余个,为各级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500多份。

在开启新百年之际,南开大学正在大力实施“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努力使建设中的“十大交叉科学中心”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制高点,从而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生态文明研究、现代工学体系构建、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标志性科技论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校长曹雪涛说:“南开师生一定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接续‘爱中华,复兴中华’的使命担当,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到行动上,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每年的金秋时节,被南开大学录取的新生,都会在通知书上看到8个醒目的大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00年来,南开大学就是围绕这8个字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育人图卷。建校之初,南开大学就确定了体、智、德“三育并进”的指导思想,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则一直延续到今天。2011年年底出台的《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被师生简称为“公能教育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入手,把“公”和“能”细化为对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形成一个全面、稳定的评价体系。

张伯苓说:“欲达教育之目的,务须注意精神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严范孙建校之初即为南开学生拟定“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如今这一教诲仍镌刻在每幢学生宿舍的门前。每天,南开学生都在“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的谆谆告诫中“三省吾身”……将“公能”教育浸润到每一间学生宿舍,是南开大学的“得意之笔”:他们把打造“人文雅舍”、营造特色宿舍文化作为精神引领、文化熏陶、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抓手,使之成为“人文化建设”“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学生成长社区,从而使青年学生互相砥砺,共同成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学生在大学里打下一层健康的人生底色。

南开大学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塑造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大学探索形成了师生“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在2018年“知行南开”暑期社会实践中,5200余名学生和100余名教师组成500余支实践队深入基层,或宣讲新时代新思想,或以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发展。正是在持续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南开学子强化了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和爱国报国的坚定信念。在南开大学,优秀学生最高奖是“周恩来奖学金”,优秀班级最高荣誉是“周恩来班”。自2001年1月8日创立此奖以来,学校共选拔、培育、命名了8届“周恩来班”,312位学子成为传播周恩来精神的“火种”。

东风已至,奋健翮而扶摇万里。巍巍南开,正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昂首阔步行进在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展望未来,校党委书记杨庆山满怀激情:“新时代新百年新征程,南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期望,一定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以开拓创新、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奏响爱国奋斗的时代强音!”(更多报道见7版)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7日 01版)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