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林里的脱贫记
图为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林。(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贵州省修文县谷堡镇的这片猕猴桃林中,有120亩是村民黄良华的。他几乎每天都在跟这120亩地打交道,修枝、施肥、浇水……从一个藤架下钻到另一个藤架,忙完这亩地就跑到另一亩。长年累月的田间劳作,加深了这个果农的肤色,更是鼓足了他的腰包。原先在外务工的他,经过十年的摸索,如今靠着这片猕猴桃林,成了年纯收入40万元的返乡创业者,还解决了村里十几个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黄良华的致富经全在山腰上的这片果林里。但要说起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谷堡镇(当时称“谷堡乡”)的农民就发现他们脚下的土地适宜种植猕猴桃,因而家家户户开始栽起果树,等果子成熟了,再各自挑到镇上卖。无奈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地里的猕猴桃产量低,质量也不够高,挑到集市上,一斤五毛钱还总卖不出去,山里的生活依旧没得到改善。
黄良华还记得,直到2009年,农户住的还是茅草屋或土坯房,山间的路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一下雨就四处泥泞。地里收成不好,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进城务工,留下走不出去的老人与小孩。尽管地里还偶有老农劳作的身影,但大多数地还是被闲置了,慢慢地也就荒废了。
黄良华在猕猴桃林修剪枝叶。(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2009年,在外打工的黄良华听说家乡正在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打造精品水果品牌。镇政府不仅要给果农提供果苗和T型架的补助金,还将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黄良华觉得这是个机遇——如果在家能赚到钱,他也不愿大老远跑出去打工,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免照顾不到。再三考虑之后,他回了谷堡镇。
试验是从自家的那20亩地开始的。
有了苗木补助,种植成本稍微降低了。更重要的是,镇里给他们定制了一套种植标准,让猕猴桃的生产有了科学的依据。无论是授粉、剪枝、浇水还是施肥,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此外,镇政府还经常把农业专家带到田间地头,实地给果农们进行技术培训。如今设置在田间的农业大数据可追溯系统,更是能实时监测、收集到猕猴桃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虫害等因素,为农业生产的科学施策提供数据基础。
图为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林。(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头一茬果实是在2014年收成的,相比以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还不愁销路——镇里引进的大企业对猕猴桃进行保底价收购,农户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黄良华尝到甜头,开始用打工攒下的几万元的积蓄,陆续流转村里其他人家闲置的土地,扩大生产规模,直到如今的120亩。
对村民来说,这也是一种增收方式。他们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黄良华这样的种植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以获得一笔逐年递增的土地流转金(2019年一亩地流转金约为800元)。
同时,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还能获得一个就业机会。黄良华如今忙不过来了,常年雇村里及周边村落的十几个贫困户协助自己管理林地。工人每个月能获得两三千元的劳务收入。猕猴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他专业合作社也分别从村里雇工,日平均工资约为120元。
图为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林。(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黄林便是谷堡镇某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返乡创业的他在2012年成立了这个合作社,28个社员多为村里的果农。他们流转了1864亩土地,按照镇里定下的十一个生产标准种植猕猴桃,2018年合作社的毛收入约为800万元,利润达500万元。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标准不一,我防虫,你不防,收成难免受到影响。如今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效提质,形成品牌效应,价格也就提上来了。”据黄林介绍,现在谷堡镇猕猴桃的亩产约为3000-4000斤,平均售价约为6元/斤。而在2009年,亩产约为1000斤,均价是现在的一半。
图为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林。(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从散户散种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从自产自销到“订单种植、订单收购”,再到电商销售,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再也不需做赔本买卖。
据谷堡镇镇长陈万兵介绍,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闲置的土地少了。目前,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4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36%,6000多户农户有4128余户在从事猕猴桃生产。全镇拥有猕猴桃公司16家,合作社42家,猕猴桃微型企业58家,100亩以上的猕猴桃种植大户有35户。
同时,成为国家出口猕猴桃示范基地的谷堡镇,已将猕猴桃产业作为该镇脱贫攻坚的民生产业。全镇216户贫困户中,有83户在猕猴桃产业中走上脱贫路,其他的贫困户也在务工或养殖业中增收。
回乡十年,黄良华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山腰上爬满了绿色的果树,村里盖起了一栋栋小楼房,路再也不是土路,一条条水泥路缩短了他们进出村的时间,大家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他不仅在村里盖了两层楼房,还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凭借着猕猴桃发家致富的他感慨:“农业种得好,能赚钱,确实离不开科学的技术与管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