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平 >

垃圾分类非小事 循环利用显神奇——看上海、兰州、苏州等地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发布时间:2019-07-03 21:17:52来源:三峡宜昌网

  餐厨垃圾处理厂内部

  环卫工人将打包的有害垃圾投放到分类收集车

  美岸长堤垃圾分类试点

  大手拉小手,争做环保达人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总书记号召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宜昌市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改进城市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构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本期视窗聚焦上海市、兰州市、苏州市等地,重点介绍它们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积累的先进经验,供我市相关部门、行业研鉴。

  上海:用法治推动垃圾分类做实做细做久

  历时一年、近10次意见征询讨论、汇集26000余份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探路20多年后,被纳入法治框架。

  根据这部法规,单位和个人是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也就是说,“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遵循的规范。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上海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此外,条例规范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个环节,完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各项措施。除了注重全过程综合治理,上海在立法中注重建立全社会责任体系,垃圾产生者、政府部门、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副书记崔丽萍介绍,《条例》首次对生活垃圾从产生源头到末端处置全流程、全周期管理进行立法,适用范围涵盖了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到中间的分类投放,到末尾的无害化处置利用,以达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另一个立法亮点是明确建立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条例》规定,绿化市容部门负责推进可回收物“点、站、场”建设,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扶持政策,培育回收服务市场。今年,上海还将开工12个垃圾资源利用设施。此外,上海市也将鼓励采用“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收运设施建设。

  用法治推动垃圾分类做实做细做久。垃圾分类这一生活“新时尚”正沿着科学化轨道,走进上海千家万户。

  兰州:网点升级破解分类垃圾“一锅煮”

  “分类投放后的垃圾,清运时候变成了混装。”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中,不少居民曾有这样的担忧。

  为了解决“前端按类分,后端一锅煮”的垃圾处理问题,兰州市通过整合、改造现有回收网点;畅通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理渠道;整合完善现有的有害垃圾处理设施等方式,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该市积极引导生活垃圾处理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对现有400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提升改造,解决现有公共机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医疗机构、试点小区可回收垃圾的末端处理问题。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已有120家网点完成了升级改造。所有提升改造完成的网点均实现了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服务功能,市民可通过拨打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965955热线等多渠道发送投废信息,或使用“兰州爱回收”、“美好家园”等微信公众号预约。

  同时,该市通过与省危废处理中心协商,畅通了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置渠道,解决有害垃圾收运处置问题;通过改造现有垃圾运输车辆,加快易腐(厨余)垃圾专运车辆的招投标,努力解决易腐(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装混运的问题。规划、建设、城管部门等部门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兰州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兰州粪便垃圾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设,整合完善现有的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领域,该市引入PPP公私合营模式,增加供给,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建设,真正做到投放有桶(箱)装、运输有车辆、处理有场所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完善模式。

  苏州:“时尚推手”让垃圾分类新潮好玩

  快递包装盒如何再利用?报纸、复写纸、杂志、书籍、信封,购物袋、蜡纸、标签贴纸,哪些纸可以回收?被抛弃的垃圾如何霸气复活?日前,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分类管理中心的90后海归“小娘鱼”张晟苑主持的“垃分小姐姐微课堂”开课,引发广泛关注。

  用流行、新潮的方式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以张晟苑为代表的“时尚推手”们,正在成为苏州城中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先锋。在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他们邀请学生参加分类垃圾桶创意设计赛、达人们参加“垃分跑酷”活动;开发制作垃圾分类“智能辞典”;开展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暗拍行动;设计推出垃圾分类主题表情包;启动“互联网+垃圾分类”项目……不断用创新创意为倡导垃圾分类注入活力。在苏州市“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周”,由18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员或苏州市高校在读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小蜜蜂”宣讲团,接受阶梯式选拔、培育,参与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与环保“大咖”们接触互动,丰富多彩的互动节目和环卫部门耐心答疑,帮助广大市民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学得更细、更透,常态化开展环保宣传服务活动。同时,市环卫部门还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有奖举报行动中,对市区范围内垃圾分类小区中的生活垃圾收运行为是否规范进行监督。

  “走心”入脑的宣传活动,也按下了垃圾分类全域推进的快进键。据统计,2018年苏州市超额完成年初计划,新增垃圾分类小区616个,新增分类单位2825家,新增公共区域分类设施2182个。苏州市也先后被评为“国家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项目试点城市。

  平湖:“政企物”联动助推垃圾分类

  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 浙江省平湖市聚合政府、企业、物业三方力量,推进垃圾分类不断优化。

  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落实专项推进;组建垃圾分类专家组,出台《平湖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小区验收标准》、《平湖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验收标准(试行)》等,明确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类工作验收标准。

  结合各地垃圾分类模式的得失和当地实际情况,平湖市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垃圾分类项目运营商,利用智能设备加人工并行的半智能模式对垃圾分类进行运营。

  同时,小区物业作为责任人纳入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构建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项目三个层面的三级管理制度。该市对现有的物业企业监督考核办法进行了补充完善。包括考核分值清单化,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大幅度提升分值比例;鼓励加分多元化,采用资金奖励、加分鼓励等措施,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性;跟踪督查常态化,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企业负责人制度,各企业生活垃圾分类负责人同时为物业企业生活垃圾分类专家库成员,组织开展各类检查、考核。

  如何让各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做好衔接?平湖市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强化行业内外交流。线下由责任部门召集,定期开展企业座谈会,物业行业协会、物业企业负责人、垃圾分类办公室、街道、社区和运营单位负责人一同对经验和问题进行会商。线上建立企业主导垃圾分类交流群,实时发送各类项目做法,及时更新实时数据及信息状态,实现信息共享、渠道畅通。该市还引入项目运营企业——联运环境,建立垃圾分类监管云平台,对垃圾的收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进行横向比较和考核;运用数据、图片、监控等可视化手段,监控垃圾投放情况,及时对不文明不正确的投放进行更正教育,促进居民垃圾分类的正确率。

  本期相关内容综合自中国环境报、苏州日报、每日甘肃、兰州晚报、央视财经等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高圣男 见习记者 田豆豆 整理 图片由宜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提供

  宜昌探索

  大件垃圾“重生”记

  6月13日上午10时,在位于晶海物流园的伍家岗区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黄师傅正在等候“派活”。几分钟后,伍家数字城管消耗群里弹出消息:宝联社区有大件垃圾需要回收!黄师傅开着清运车随即出发。

  在伍家岗区,有3个网格员组成的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回收微信群。网格员或物业人员在辖区内发现大件垃圾或者建筑垃圾后,会直接在群里通知工作人员前去回收清运。黄师傅的工作就是收运。

  上午11时,黄师傅的清运车回到中心,在另外两名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开始对回收的垃圾进行人工分拣。分拣过程中,现场除尘系统同时工作,减少空气污染。

  桌椅、书柜等分拣出来堆在专门堆放点,直接回收利用。旧床垫则先把容易拆除的铁件等部分去除,随后送往传送带,进入大功率破碎机,在刀片搅动下,很快被切分成不到 10 厘米长的碎片。切分完成后,碎片再被传送到磁选机中,在磁力作用下,铁钉、铁丝等被自动分拣出来。

  随后,分拣出来的垃圾根据类别进入不同车辆,在不同地点实现“重生”:金属等待进行资源二次利用,木材运往生物质发电厂,石块、水泥块等作为修筑道路的原材料。其他不可回收物进入垃圾填埋场。

  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宜昌大力建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大分流体系。目前全市设置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54处,已为1.5万吨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找到了“家”。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见习记者 崔蕾

  “智慧”分类 绿色循环

  6月11日,伍家岗区胜利桥村小区,道路干净,绿植葱翠,处处透着生机。小区门口,一排智能分类垃圾收集箱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面都是瓜果皮、蔬菜叶什么的,要扔进厨余垃圾桶。”居民孙奶奶提着一个黑色专用塑料袋,正往智能分类垃圾收集箱走来。孙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的垃圾桶也分了类,什么类型的垃圾就扔进什么垃圾桶,遇到实在拿不准的,就对照张贴在冰箱上的垃圾分类宣传册找答案。“去年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记者看到,这种“垃圾智慧分类模式”,通过二维码绑定居民信息,居民通过智能垃圾袋发放机,领取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如果投放不准确,就能通过二维码找到居民并对其进行劝导。同时,现场劝导员会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称重,居民可根据重量获得相应积分,并兑换垃圾袋等生活用品。

  “现在扔垃圾都把小孩子一起带下来,让她知道垃圾应该分门别类的处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带着女儿前来丢垃圾的居民孙女士说。

  据了解,伍家岗区自去年启动16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设置大件杂物规范堆放点22处,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市民参与率达到85%,分类准确率80%左右。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易玮玮 通讯员 龚艳菊

  分类理念进校园

  “废旧草稿纸是可回收垃圾,要放在蓝色的垃圾桶里。”6月14日,伍家岗区大公桥小学校门口,值班老师熊瑛正指着墙边的一排分类垃圾桶向周围学生讲解垃圾分类常识,垃圾桶的红蓝绿灰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

  “老师在校门口执勤时,都会教学生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学校辅导员张越告诉记者,大公桥小学自2018年9月以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余时间向学生宣扬环保理念和垃圾分类小常识。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各班将塑料瓶、废旧纸盒等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再制作成笔筒、花篮等精美的小工具,变废为宝。

  去年寒假,所有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低年级学生要用废旧红包、旧灯笼等节日元素制作一件手工艺品,高年级学生则需要独立完成一份垃圾分类问卷调查,并向亲戚和周围邻居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在向别人讲解的过程中,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也更深入了。”学校的“环保明星”秦一文笑着说到。

  “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使他们对垃圾分类有更切身的认识。”张越表示,为了提升学生对分类理念的认同感,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志愿先行”等环保活动。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向希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长阳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原平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